智車時代的下一步
近年來,因為大數據、云計算、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突飛猛進,人類社會將迎來一個智能爆炸的時代。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博士,智能音響SONOS中國區(qū)總裁王漢華在其《智能爆炸:開啟智人新時代》一書中寫道。
今天,機器問題以新的面目卷土重來,技術專家、經濟學家和哲學家正在熱議的機器智能,正在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這是否宣告“智行時代”已經來臨。人類是否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未來街頭汽車將富有人類的思維、情感、個性與能力。
出行時代的變革
可以看到,2016年8月16日,福特汽車宣布將在2021年前推出一款沒有踏板和方向盤的小汽車;沃爾沃也即將在瑞典的一個鐵礦場中使用無人駕駛卡車;9月初在匹茲堡的街道上,Uber順利完成了機器人出租車的測試,到目前為止,在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角逐中,霸占頭條的一直是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
競爭各方都意識到自動駕駛最大的利潤將源于生產出一套“操作系”,它將軟件和算法結合起來,處理并闡釋來自傳感器、地圖和汽車機械部件的信息。科技公司在這方面可能很有優(yōu)勢。汽車制造商和零部件供應商也不輕言言敗。因此它們參與到一場瘋狂的行動中,力圖保持對自動駕駛汽車內在核心的控制。比如說七月,寶馬、以色列專業(yè)自動駕駛技術供應商移動眼和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宣布它們將強強聯(lián)手。
每一方都在爭相研發(fā)自動駕駛汽車復雜的硬件和軟件。在國內,百度和寶馬雖終止了雙方自動駕駛技術的合作項目,卻迎來了與福特汽車的合作。今年8月,百度也公開了一款能自動駕駛的奇瑞EQ電動車,“更為適應中國市場。”一次性充電續(xù)航里程可達288公里左右,(政府補貼后)售價約6萬元。
如今,傳感器、攝像頭和軟件已經代替司機控制了全球一部分卡車的方向盤,擔心被技術取代的卡車司機因而將它們視為類似的邪惡力量。但是,司機們無需為無人駕駛貨車的到來而擔憂。在未來的幾年中,人們會越加廣泛地感受到更安全的道路和更便宜的運輸所帶來的益處,而不是失業(yè)所造成的痛苦。
而更令市場欣喜的是,汽車智能化浪潮的席卷,背后衍生出一批智能科技公司、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及主機制造廠。這波全球智能化的大浪潮,不僅影響企業(yè)和產業(yè)的深刻變革,還將深入影響整個社會和每一個人的生活。人工智能即將開啟一個萬億美元的市場,讓現(xiàn)在火爆到極點的移動互聯(lián)網也相形見絀。
2016年10月末的北京中關村,牛車網舉辦的(第五屆)汽車智能沙龍活動,再次拋出了智能駕駛這個熱議的話題。一句“你好,智能駕駛”透露出國內市場對其的發(fā)展態(tài)度,也預示這人們對其未來無窮的想象,當然,這其中既有機遇也有挑戰(zhàn)。
2016年11月30日,國內自主研發(fā)車載機器人——小可在法蘭克福汽配展亮相。據悉,該產品具有多功能語音交互功能,能進行語音導航、智能對話、天氣報道、行車記錄儀、無線手機充電等多功能。溫州青年胡某駕駛著一輛特斯拉汽車行駛在上海迎賓高速上,開啟了“自動駕駛”功能,在行經一處并道的隔離石墩時,車子并未做出任何避讓動作,直接撞上了石墩,導致特斯拉車頭嚴重變形,前軸也幾乎報廢。
中科慧眼CEO姜安的主題演講“預見無限可能”、游爾機器人CEO孔祥戰(zhàn)的“處在風口的機器人,產業(yè)爆發(fā)點從哪開始”、縱目科技CEO唐銳的“縱目的自動駕駛之路”都結合自身情況簡要闡述了其所在市場的機遇和挑戰(zhàn),努力去探索出一條屬于中國的智能駕駛的發(fā)展之路。
可以說智能化浪潮的來襲,面對未來“智能出行”,或者說我們異化為未來“智人類”的可能性更大、速度更快。這種深層次的變化,將對整個產業(yè)、社會、人類的文明和個人的心性,產生無法估量的影響。
未來應對的挑戰(zhàn)
智能化大浪潮來襲,它帶給汽車自動駕駛的到底是福音還是魔咒?我們應該如何積極面對?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而深度學習技術的出現(xiàn),無疑給了自動駕駛無限可能的機會。
對此另有專業(yè)人士分析指出,汽車智能的發(fā)展離不開車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車聯(lián)網問題勢必將會引出物聯(lián)網安全問題。10月22日美國互聯(lián)網大規(guī)模的癱瘓,就是因為域名系統(tǒng)(DNS)服務遭遇黑客的DDoS攻擊,即大規(guī)模分布式“拒絕服務”造成。說直白點就是黑客操控了幾百萬臺物聯(lián)網設備發(fā)起了此次攻擊。
而早在2014年的時候,中國就發(fā)生過智能硬件設備的DDoS攻擊,造成三個省份的網絡癱瘓。黑客攻擊中國,并不存在技術壁壘。唯一的問題就取決于:他們想不想。細想一下,如果你正駕駛的智能汽車被一只隱形的手操控著,你愿意將生命放在他人手中嗎?車聯(lián)網面臨著哪些轉型與新生呢?
據360車聯(lián)網安全中心安全專家劉健皓介紹,汽車中使用的計算和聯(lián)網系統(tǒng)沿襲了既有的計算和聯(lián)網架構,所以繼承了這些系統(tǒng)天然的安全缺陷。隨著汽車中ECU和連接的增加,將大大增加黑客對汽車的攻擊面,尤其是汽車通過通信網絡接入互聯(lián)網連接到云端之后,每個計算、控制和傳感單元,每個連接路徑都有可能因存在安全漏洞從而被黑客利用,實現(xiàn)對汽車的攻擊和控制。
而汽車為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被黑客控制之后,不僅會帶來駕駛者個人的信息和隱私的泄露,還會直接帶來人身和財產傷害和損失,甚至直接影響公共安全。
近年來已經發(fā)生了多起汽車信息安全事件,2015年7月,兩位美國黑客遠程破解并控制了克萊斯勒的JEEP汽車,克萊斯勒因此召回了140萬輛汽車;2015年8月,國內某汽車廠商的云服務也曾被爆存在漏洞,可導致車主信息泄露和汽車被遠程控制;2015年,歐洲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通過無線模塊和天線,可以跟蹤一個小城市里的所有車輛,跟蹤成本不足50萬美元;2016年8月,360汽車安全實驗室首次通過傳感器漏洞破解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tǒng)。
對此,有專家對《汽車觀察》指出,“我國對車聯(lián)網安全也高度重視,國務院制定的《中國制造2025》中就將汽車信息安全作為關鍵基礎問題進行研究; 2016年10月,我國《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正式發(fā)布,信息安全也成為路線圖重要組成部分,并對汽車相關信息安全及汽車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保護技術進行了明確規(guī)劃。”
1、凡本網注明“來源:healthlifehappiness.com”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healthlifehappiness.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關注校車安全永不過時[07-12]
- 十年 客車行業(yè)醞釀出新的格局[01-04]
- 黃宏生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發(fā)展之路[11-21]
- 大陸集團推出48V車載電力技術[11-29]
- 海格百億大單:“水到渠成”的收獲[11-28]
- 安凱寶斯通以實際行動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龍在海外市場已成為“實力派”[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