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南京中北巴士公司11路公交車的70多名員工,身披寫著“倡導和諧車廂、文明讓座日”等標語的紅色燙金綬帶,來到位于南京龍江體育館門口的11路底站,對每位等車的市民發(fā)放宣傳冊、倡導為老弱病殘孕等身體不適、行動不便的乘客“讓個座”,該公司書記馮超表示,“今后每個月22日,中北公司千余輛公交車上,都將有青年志愿者或公交司機給乘客發(fā)出這樣的提醒!
市民喝彩:“南京讓座日,好樣的!”
22日上午9點多,記者從龍江小區(qū)11路底站乘坐上一輛公交車,見記者身披“文明讓座”綬帶,中年乘客錢女士稱,南京本土民生風氣很不錯,“我早年是在上海工作的,上個世紀80年代,上海公交也很擁擠,但我發(fā)現(xiàn)一些年輕人,不主動給老人讓座,有時候別人提醒他,也不大理會別人,要么裝睡覺、要么看書或故意看窗外,總之,一副很不屑的樣子。”錢女士表示,南京市民尤其是中青年人,還是很講究文明禮貌的。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態(tài)度上,無論是南京市民還是外地來寧務工人員,多數(shù)人都表示百分百支持南京倡導“讓座日”。
記者觀察:一孕婦搶先給老人讓座
當記者乘坐的11路車到達鼓樓站后,一位身穿黃色外套的孕婦上車后,先靠前門右側(cè)座位坐下,隨后陸續(xù)又上來幾名乘客,其中一位白發(fā)老奶奶,一手拿雨傘,一手拿菜,剛上車就有點站不穩(wěn),其他乘客還沒來得及站起來“讓座”,第一位上車的孕婦,竟然起身搶先給老人讓座。老太太有些不忍心,不住地推讓,兩人正僵持著,記者與另一年輕乘客不約而同站起來,要讓座給該孕婦,最后孕婦坐到了記者的位置上,氣喘吁吁地連聲感謝。
公交公司:僅靠讓座日遠遠不夠
南京中北巴士公司的負責人這樣向記者表示,“南京光靠一個讓座日,或者一月一次的讓座倡導,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提醒乘客只是暫時性的,更多的時候,要靠大多數(shù)乘客的讓座意識!”22日,對于中北巴士公交車率先倡議“讓座”的做法,南京其他公交企業(yè)人士也表示,會考慮“跟著學”,在數(shù)千輛公交車上掛出相應的“提醒讓座”的標語,或在司機培訓中,教導司機主動向一些乘客提醒,多在特殊天氣或人多車擠時,幫助行動不便的乘客或老年乘客乘車或讓座。
對于公交企業(yè)頻頻推廣禮讓的做法,一位姓夏的熱心讀者昨表示,讓座其實也是一個現(xiàn)代人應有的道德修養(yǎng)和自覺行動,除了公交企業(yè)倡導的“讓座日”外,“讓座”更應當體現(xiàn)在每一天。也有的市民認為,公交企業(yè)是“小題大做”了,“在公交車上讓個座很平常,此外平時只要看到需要幫助的人,應該更多施助于人!
社會學家:政府應提供制度保障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朱虹昨在接受采訪時認為,“讓座日”的意義已超出其表現(xiàn)形式本身,公交車是城市的流動窗口,公交車上的文明程度,往往反映了一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將會給自己的家人朋友及身邊的陌生人樹立一個好榜樣。南京從今年7月1日起,對70歲以上的老人實行刷卡坐車免費政策后,公交車的座位也許會更緊張,但市民不能因為“公交車擠了”,而忘卻良好的道德行為,通過類似“讓座日”這樣每月一次的紀念性日子,讓全民都遵守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美德,將推動乘車環(huán)境更加和諧有序。
朱教授認為,公民道德建設并不是純粹的私人領(lǐng)域,而是政府也須承擔部分責任的準公共領(lǐng)域。因此,向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法律支持、政策支持及制度保障,也是時代賦予政府部門的新職能。
|